摘要:日本商业服务尺度唯一的标准是人——对人的尊重与关注。
近几年,接连倒闭的百货实体店不胜其数,遭遇发展瓶颈期似乎是传统零售业普遍面临的困境。
表面上来看,实体店是受到了电商的冲击。但实际上,电商的困境也已于三年前就开始了。几乎所有的电商平台都遭遇到了流量瓶颈,利润增长趋于放缓,市场需求几近饱和。
中国的商业正在形成这样一种“平衡”:电商的运营成本持续攀升,越来越接近“实体店”的房租;而实体店吸引消费者的成本也不断增加,越来越接近“网店”的获客成本;于是双方开始僵持。究其根本,无论是实体店还是电商,赚钱的根本逻辑没有变,就是这四个字:薄利多销。双方都是不求质量只求数量,不要品质只要利润。这就是是中国商业目前最大的通病。
如果只是把开店当成一种买卖的渠道,没有服务的意识,更没有服务精神,无法提升产品的附加值,只是单纯依靠差价赚利润,早晚都会被淘汰。未来商业比拼的,并不是谁的成本更低,而是谁的服务更好!如果我们的思维还停滞在“谁的成本更低”这个阶段,我们将永远都是停留在价格战、模仿、粗制滥造的阶段。
值得注意的是,在实体难做的今天,日本的百货公司却依然屹立不倒。这是为什么?
暖心的服务细节
日本的商业服务里藏着许多细节。同一品牌同一款衣服在专卖店和百货店里面分别售卖,商品本身是没有区别的。可是如果选择在商场购买的话,顾客能享受到更多附加服务。听起来好像没什么了不起,但很多小细节让人感到非常暖心。例如坡度可以自动补货的货架、商业街间考虑太阳日照与阴雨天气设计的连廊,都在默默传达着对顾客的尊重与体贴。
以人为本的精神在日本随处可见。在专卖店买好东西,收银员在小票上盖好章便用吸油纸按在上面,吸走油墨,防止染色到其他物品;将包装好的商品递给客人之后,收银员还要走出柜台送一小段,然后接到下一个排队客人手中的物品,并引到柜台,继续收款、盖章、吸油、送别的流程。
在餐厅就餐,营业区里的服务员一直在忙,却也能看到餐巾纸只剩半盒并及时塞满,保持整整齐齐,倘若看到酱油瓶、椅子偏离了原来的位置,也会及时复原。
在下雨天,日本商场会从顾客需求的角度出发,分别准备擦拭雨具与身体的毛巾,贴心又可再利用。
这就是日本商业的服务尺度,而这个尺度唯一的标准是人——对人的尊重与关注。
下篇文章,我们将继续分析日本实体店成为常胜将军的原因,敬请关注!